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人民法院應依法審查并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推翻的除外。
【案情】
2011年7月份,被告王海(化名)駕駛小客車將橫過馬路的行人原告李麗(化名)撞傷,經交通管理部門勘察認定,被告王海負事故主要責任,原告李麗(化名)負事故次要責任。被告駕駛車輛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原告李麗受傷治療后因賠償事宜無法與被告達成協議,故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海及保險公司賠償等各項經濟損失30萬余元。保險公司答辯稱原告提交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中認定被告王海存在逃逸行為,故依照保險條款保險公司不承擔商業險賠償責任。被告王海則辯稱發生交通事故當晚其主動撥打“110”及“120”,并積極籌錢送到醫院,并于第二天早上到交警部門作筆錄,故被告不存在逃逸行為,請法院不采信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關于被告逃逸的內容,保險公司應依法承擔商業險賠償責任。被告王海還提交了交警部門調查筆錄和檢察院的相關法律文書予以證實。
【分歧】
關于該案原告提交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有爭議,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交警部門依法作出的關于事故當事人責任劃分的重要文書,應采信其內容認定被告存在逃逸行為。
第二種觀點認為,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只是一份普通的證據,本案被告王海已提交證據反駁其證據效力,應不采信該證據內容,依法認定被告不存在逃逸行為。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人民法院應依法審查并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推翻的除外。筆者認為被告王海提交的交警部門對證人作的調查筆錄程序合法,內容與檢察院不捕理由說明書相符,且與被告王海庭審陳述相吻合,具有客觀真實性。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為推卸、逃脫和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本案被告王海在事故發生后立即撥打了“110”及“120”,在“120”急救車、“110”交警和原告親屬到達事故現場后,在與現場證人打招呼后離開現場籌錢到醫院,并于第二天早上主動到交警隊作筆錄接受調查,其未實施試圖推卸、逃脫和逃避法律追究的逃跑行為,故被告王海當晚離開現場的行為并不構成逃逸的法律要件,應認定被告王海在發生交通事故后不存在棄車逃逸行為。故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房可以不辦按揭嗎
2021-02-14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江蘇省泰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0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農戶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0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