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讓他人發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在交通事故中因為避讓他人造成事故,應該按事故的形成原因和各方在事故形成過程中的過錯決定事故各方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事故責任劃分
責任的判定是根據誰違反了交通法的通行規則就是誰的責任,雙方都違反了通行規則的話,雙方責任,誰的過錯更嚴重,誰主要責任,過錯一樣,同等責任。因為避讓對方車輛造成事故的表述過于模糊,如果對方是逆行,自己正常避讓,對方全責;如果自己有避讓不當的情況,或者本身按交通法己方是應當讓行方,那么己方責任大。責任劃分可雙方協商,協商不成報交警劃定。
二、如果是車輛的過錯應承擔的責任法律責任承擔
1、行政處罰。如果存在避讓不當、超速、超載等情況,可由交警視情況進行行政處罰。
2、賠償責任。根據責任劃分由責任方承擔賠償責任。
刑事責任。如果事故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主要責任方駕駛人承擔刑事責任。
三、車輛無過錯則屬于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避免遭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的合法權益,以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緊急避險的特點在于,在兩個合法權益發生沖突時,只能保存其中一個權益的緊急情況下,法律允許為了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而犧牲較小的合法權益;實施緊急避險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必須出于保護合法權益免受損害的正當目的。為了保護非法利益而實施的行為不能構成緊急避險。二是必須是針對正在發生的危險。對于已經過去的或者尚未發生的危險,當事人不能實施緊急避險。三是必須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實行緊急避險。如果有其他辦法可以阻止險情的發生或者防止危險造成損害,也不能實施緊急避險。四是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必須小于所避免的損害,即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不能大于也不能等于所要保護的權益。損害權益的大小一般可按價值比較,當發生財產權益與人身權益的比較時,人身權益大于任何財產權益,不能為了保護財產權益而損害人身權益。
緊急避險發生后,對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由誰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五十六條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貫徹《民法通則》的意見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失的,如果險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行為人采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損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上述規定,是處理緊急避險案件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在審理緊急避險民事案件時,要首先確定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緊急避險,構成緊急避險的,按照《民法通則》和貫徹《民法通則》的意見處理,不能構成緊急避險的,則應按照侵權案件處理。在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時,不僅應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和貫徹《民法通則》的意見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還應適用《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根據具體案情,合法合理地確定引起險情發生的人、避險人和受益人的民事責任,以合理地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為避讓它人發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在逃人員幾年撤銷
2020-12-04輕傷二級已立案派出所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07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