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行犯既遂不認罪是否可以定罪?
犯罪既遂不認罪業可以定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二、犯罪既遂的特征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
2、行為人必須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3、行為人的行為齊備了某種犯罪的基本構成的全部要件。
三、實行犯自首是應當還是可以減輕處罰?
1、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自首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現也指主動如實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2、自首需要考慮的情節是:
(1)自首的時間。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狀態長短。
(2)自首的原因及動機。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
(3)交待罪行的情況。交待罪行是否徹底,是否主動,也說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
(4)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這四大情節,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的。
實行犯就是針對直接實施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既遂后判刑標準要根據具體的犯罪行為和犯罪行為造成的后果來分析,法律上對每個犯罪行為規定的量刑標準都不是固定的,法官可以自由裁量。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形式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如何注冊
2021-02-07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