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在正常合法使用土地的時候往往不會意識到使用的權利還存在被終止的情形,所以在被忽略的情形下總是在社會上出現公民不滿政府將土地收回并且告知其終止的行政決定而引發無法調解的糾紛,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了解一下土地使用權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土地使用權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了導致受讓人土地使用權終止的四種原因:
(1)使用年限屆滿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依照前款規定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2)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提前收回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0條規定:“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3)因逾期開發而被無償收回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6條的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必須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動工開發期限開發土地。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
(4)土地滅失
土地滅失,是指由于自然力量或人為造成原土地性質的徹底改變或原土地面貌的徹底改變。如因地震或戰爭而使原有土地變成湖泊或河流等。土地滅失,導致土地使用權客體喪失,受讓人因此而終止其土地使用權。
其他情形:
(五)用地單位遷移或者被依法注銷的;(六)市政府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上所述,公民的土地在發生上述的情況時就會在法律的意義上終止了相關權利的繼續行使,并且在政府收回的決定下是不可能在通過其他的救濟方式恢復到被終止前的狀態,所以建議大家平時使用土地的時候就要注意盡量避免上述情形。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2020
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