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辯護程序的內容有哪些?
1.開庭仲裁
由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宣布開庭。隨后,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組成人員和記錄人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仲裁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仲裁庭通常按照下列順序進行開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3)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4)宣讀勘驗筆錄、現場筆錄。(5)宣讀鑒定結論。
3.所有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并經雙方當事人質證。
證據是指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客觀事實材料,它是仲裁裁決的依據。
仲裁法第43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可以自行收集。根據這一規定,仲裁中的證據一是來源于當事人,即當事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提出證據。二是來源于仲裁庭,即在必要時,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證據。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部門鑒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但仲裁庭對證據的收集不能免除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如果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時,
根據仲裁法第46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采取保全措施。不論是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還是仲裁庭收集的證據,都應當在開庭時出示,并由當事人相互質證。
4.當事人進行讀者辯論仲裁法第47條規定:
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辯論。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當事人辯論是開庭審理的重要程序,也是辯論原則的重要體現。當事人進行辯論通常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申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發言;
(2)被申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發言;
(3)雙方相互辯論。開庭辯論終結前,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可以按照申請人、被申請人的順序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在仲裁程序中,仲裁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都應當按時出庭,未經仲裁庭許可不得中途退庭。否則將按照仲裁法第42條的規定,對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視為撤回仲裁申請;對被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測缺席裁決。
對于仲裁辯護的程序和要求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在司法實踐中,如果當事人雙方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存在異議的,可以向仲裁部門提出仲裁,并提交相關材料,目的在于在訴訟起訴之前,來對相關情況進行仲裁處理,避免造成法律責任。
仲裁解決證券糾紛基于哪些原則?
個人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書范本
如何寫仲裁申請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會不會有刑事法律責任
2020-12-30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