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脅從犯的構成要件
1、客觀要件
構成脅從犯的客觀要件與構成從犯的客觀要件相同,即必須有幫助主犯實施犯罪的行為。
2、主觀要件
構成脅從犯的主觀要件不同于構成從犯的主觀要件。從犯與主犯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脅從犯對主犯的犯罪行為可能沒有認識,是被誘騙參加實施共同犯罪行為的;也可能有所認識,但是在暴力脅迫之下參加實施的。
3、主觀方面
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的是犯罪行為,在可以選擇實施或不實施的情況下,因某種原因而選擇了實施犯罪行為。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行為人選擇實施犯罪行為是出于不得已,即不情愿地實施犯罪,而并非主動參加犯罪,這是脅從犯與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最大區別。由于這一主觀特點,在多數情況下,脅從犯的主觀方面通常表現為間接故意。
4、客觀方面
脅從犯的構成包含三層內容:第一,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行為;第二,行為人參加共同犯罪、實施犯罪行為是受他人脅迫的。所謂脅迫,是指以剝奪生命、損害健康、揭發隱私、劣跡、毀損財物等對行為人進行精神上的強制;第三,由于脅從犯參與實施了共同犯罪,其行為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共同犯罪行為這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從而與犯罪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二、脅從犯的認定處罰
第一,脅從犯在主觀上的基本特征在于雖然是非主動、非自愿的,但卻并沒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為人在身體受到強制的情況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則失去了與脅迫者的犯意聯絡,不具有與脅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第16條的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這種情況下,被脅迫者只不過是脅迫者利用的工具,脅迫者構成間接實行犯,而被脅迫者不構成犯罪。
第二,區分脅從犯與緊急避險。在行為人受到的脅迫是直接威脅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險時,如果行為人造成的實際損害小于他所保護的利益,則行為人的行為應認定為緊急避險,而不應作為脅從犯追究其刑事責任。因此,脅從犯與緊急避險的界限就在于行為人損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護的利益。如果是因為受人脅迫,為了保護自己的某種利益,而對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損害,且這種損害大于其所欲保護的利益時,則屬于脅從犯。
第三,在共同犯罪中,脅從犯的作用可能發生轉化。有些犯罪人參加共同犯罪雖然是被脅迫的,但一旦參加犯罪后,在以后的共同犯罪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甚至取代了原先的主犯甚至首要分子。
按照《刑法》第28條的規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在脅從犯刑事責任原則的具體適用中:
(1)中國刑法對脅從犯采取必減主義。即對脅從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對脅從犯予以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應按照其犯罪情節具體確定。犯罪包括被脅迫的程度、對危害結果的作用大小、罪后表現等因素,應具體認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此外,對于這種犯罪分子,不能因為其第一次犯罪是被脅迫而實施的,就認定其為脅從犯,將其按脅從犯處理。而應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實際的作用,認定為主犯或者從犯。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主動提離婚有什么后果
2021-01-05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