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贓行為算共同犯罪嗎
參與分贓的人肯定是不可能無罪的,是不是屬于共同犯罪,還要視情況而定,對于只分贓而沒有參加犯罪的人,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分析如何定性:
1、如果該參與分贓的人,參與了犯罪預謀、為犯罪準備了工具等的活動,雖然沒有親自實施具體的犯罪行為的,仍屬于共同犯罪,要根據(jù)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來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2、如果不屬于上述情形,但該人實際參與了分贓的,一般情況下不屬于犯罪,只需將所得贓物退還被害人即可;但如果明知是贓物而以轉移、窩藏贓物為目的參與分贓的,則屬于違法,嚴重的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要承擔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三百一十二條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chǎn)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二、分贓多少與定罪量刑的關系
牽涉到財產(chǎn)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對于各共同犯罪人定罪量刑數(shù)額如何認定和主犯、從犯的問題。對于各共同犯罪人定罪量刑數(shù)額如何認定,司法實踐中各地的做法不一致,在理論上也有幾種不同的主張,具體有分贓數(shù)額說、犯罪總額說和參與數(shù)額說之分。
分贓數(shù)額說是指按照各犯罪人各自分得的贓款數(shù)額作為其犯罪數(shù)額的做法,分贓數(shù)額說容易減輕主犯的刑事責任,共同犯罪中的有些犯罪人,可能在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但是在分贓數(shù)額較少或沒有分贓的情況下,或者在共同犯罪既遂、但尚未分贓的情況下,以及犯罪未遂的情況下,分贓數(shù)額說顯然與事無補,無法解決問題。
犯罪總額說是指全部罪犯按照全部犯罪金額予以處罰的做法。采用犯罪總額說,對各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和地位不加區(qū)別,特別是在存在多次共同犯罪,行為人參加次數(shù)有多有少的情況下,如果一律按照犯罪總額計算,有違罪責自負原則之嫌,同時,采用犯罪總額說也與刑法的立法精神相違背。刑法規(guī)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這里采取的也是參與說。
參與數(shù)額說,各共同犯罪人只對自己參與的犯罪數(shù)額負責,司法機關同時會考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予以定罪處罰。既符合罪責自負的原則,也與刑法中關于共犯的規(guī)定相一致。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分贓行為是否是共同犯罪是要分情況的,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本人將贓物退還那么不屬于犯罪行為。以上這些律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wǎng)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公共衛(wèi)生罪
2021-01-21擔保合同主合同需要審理嗎
2021-02-23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什么是區(qū)塊鏈
2021-03-25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判決后如何申請執(zhí)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父母去世房產(chǎn)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guī)定
2020-12-06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就一個財產(chǎn)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