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辯護拒絕辯護兩次是否合法?
指定辯護拒絕辯護兩次是合法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這表明拒絕接受辯護與委托辯護、申請法律援助一樣,都是被告人的權利。被告人與辯護人形成法律服務關系的根基在于被告人對辯護人有著充分的信任。否則,被告人不能對辯護人如實陳述案情,辯護人的辯護就沒有運作下去的條件。同時,辯護人的唯一職責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如果被告人不信任辯護人,辯護人就會面臨角色上的困惑。被告人對其所委托的辯護人,因為辯護人未能充分履行其職責進行有效辯護等原因,對辯護人的服務心存疑慮,擁有拒絕繼續接受辯護,另行作出對其更為有利的選擇的完全自由。被告人此時的拒絕接受辯護,本質上是撤銷對辯護人的授權。法院面對被告人的此項權利行使,原則上只能予以尊重與配合。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辯護律師與被告人委托的辯護人一樣,其存在的正當性亦取決于被告人的信任,因此被告人原則上也有拒絕接受其辯護的權利。
二、司法解釋
自行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雖然有著拒絕接受辯護的權利,但是這項權利在現實行使中,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54條規定了對第一次拒絕與第二次拒絕兩種情況的處理。如果被告人當庭第一次拒絕辯護人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合議庭應當準許。重新開庭后,被告人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這是第二次拒絕,法院可以準許,但被告人不得再次另行委托辯護人,由其自行辯護。也就是說,對被告人當庭拒絕接受委托律師辯護的,拒絕權的行使以兩次為限。但是,對被告人在庭下解除對其辯護人的委托而更換辯護人,司法解釋沒有作出次數上的限制。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4條、第267條,規定了“指定辯護”案件。對下列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盲、聾、啞人;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未成年人。對這類被告人的拒絕辯護問題,可以分兩種情況進行分析。
第一種情況是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 第254條規定,如果被告人當庭第一次拒絕辯護人辯護,要求另行指派律師的,合議庭應當準許。被告人屬于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重新開庭后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不予準許。也就是說,被告人當庭第二次拒絕辯護的權利被司法解釋所限制,保證其在最終結果的意義上有律師進行辯護。對這種被告人,法院對拒絕辯護的處理只有兩次,第一次是應當許可,第二次是不予準許,而且不涉及對理由是否正當的審查。
第二種情況是被告人并非當庭拒絕辯護,而是拒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45條規定,被告人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堅持自己行使辯護權的,法院應當準許。這是針對自行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提供法律援助的被告人而言的,法院不予審查,直接予以同意。屬于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的,被告人拒絕被指派律師為其辯護,法院應當查明原因,理由正當的,應當準許。也就是說此時法院有審查的權力,對理由不正當的請求予以否定。但被告人須另行委托辯護人; 被告人未另行委托辯護人的,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對這種情況,司法解釋沒有規定次數的限制,只是注意審查理由是否正當,與對這種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的司法處理有很大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案件是必須要存在著辯護人的,所以在一些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的時候,為當事人指定辯護,指定辯護必須要建立在一個雙方信任的基礎之上,如果說對律師不滿意的話,也可以拒絕這種指定辯護。
指定辯護和委托辯護的性質是否一樣
法院強制指定辯護的范圍有哪些?
死刑復核可以指定辯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