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故逃逸被撞后怎么處罰
依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發生小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后被撞的,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由交通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條件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親友及其他圍觀群眾的毆打而逃跑,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場后,很快通過報告領導或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
顯然,這些人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認定時加以區分,以保證準確適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縱。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行為人出于正當目的逃離現場后,必須及時向有關機關報案,接受法律處理,否則,如果行為人一逃便杳無音信,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發生小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后被撞的,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由交通管理部門給予行政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