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是指的什么
假想防衛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
如果他人尚未著手實行不法侵害,行為人預先加以打擊,屬于“事先防衛”。如甲、乙在激烈爭吵之后,甲看見乙扛著鋤頭朝他家走來,便繞到乙的背后,一石頭將其砸傷或砸死。乙朝他家走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來打架滋事,但是乙還在路上,尚未開始實施傷害行為,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甲屬于事先防衛,不成立正當防衛。另一種可能是乙根本無不法侵害的意思,不過是路過而已,那么,甲屬于假想防衛。
二、假想防衛負什么刑事責任
在假想防衛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那么行為人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需要負什么刑事責任呢?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分析: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假象防衛并不屬于正當防衛,因此要是造成了損害的話,那么多少還是要承擔一些法律責任的,因為這已經被列入了防衛過當的范疇內。但究竟是以過失犯罪論處還是按照意外事件處理,就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加以分析。不過,無論如何成立假象防衛都是不能以故意犯罪來處理的。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假想防衛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按城鎮標準主張殘疾賠償金
2021-01-27關于掛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區別
2020-12-31夫妻假離婚買的第二套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20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2021-01-04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