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對象錯誤是否影響犯罪構成
1、?如果犯罪對象認識錯誤屬于同一客體中對具體對象的認識錯誤,系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事實認識錯誤,并不影響到犯罪構成本身。
2、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實所發生的事實雖然不一致,但沒有超出同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即行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內發生了對事實的認識錯誤,因而也被稱為同一犯罪構成內的錯誤。
3、事實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然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例如:甲本欲電話詐騙乙,但撥錯了號碼,對接聽電話的丙實施了詐騙,騙取丙大量財物。甲的行為屬于對象錯誤,成立詐騙既遂
我們說,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根據具體符合說和法定符合說,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對象錯誤,不影響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甲打錯電話誤將丙當作乙實施了詐騙,并騙取了大量財物,雖然該行為對象錯誤,但是仍然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應認定為詐騙罪既遂。
在對象錯誤中,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結論一致:該錯誤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認定為故意犯罪既遂一罪。
同一犯罪構成內不同類型的對象、不同行為方式的認識錯誤,按照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對象錯誤的原則處理,即這種錯誤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只認定為故意犯罪一罪。
二、犯罪對象錯誤是否影響刑事責任
對象認識錯誤廣義上可以包括客體認識錯誤,為了與客體認識錯誤區分開來,這里的對象認識錯誤是狹義的,僅指對同一客體的不同對象之間的誤解或偏離,又稱目的物認識錯誤,是指“因為實施犯罪的手段錯誤或者主觀認識上的錯誤等其他原因,而對不是原意圖指向對象的對象造成了危害的情況”。一般認為,對于這種對象偏離的刑事責任,有罪的人如同實施了對其希望侵害的人造成損害的犯罪一樣承擔責任。除了被害人身份被法律規定為犯罪情節的情況外,造成對象偏離的錯誤,沒有任何刑法意義,故對刑事責任不發生影響。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在法律分析當中的犯罪對象認識錯誤并不會造成犯罪構成的變化,因為犯罪構成要件本身并沒有對象認識錯誤產生變化,?而如果對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還是有不清楚的地方的建議可以咨詢律師解答,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車被盜誰承擔責任
2021-02-28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