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土地使用年限是有一定限制的,最長的應該是住宅用地,為70年,像商業用地的話,土地使用年限才50年。對于很多買房的老百姓來說,是比較關心土地使用年限到期的問題的。那么,土地使用年限5年到期怎么辦?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土地使用年限5年到期怎么辦?
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將自動續期,而2007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則是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最遲于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土地的,應當予以批準。準予續期的,應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二、土地使用年限分為幾種?
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2、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三、獲取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最主要的兩種獲得途徑為: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劃撥土地使用權。
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是國家把國有土地以約定的面積、價格、使用期限、用途和其他條件,讓與土地使用者占有、使用、經營和管理。
2、劃撥土地使用權:是土地使用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所取得的或者無償取得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土地使用權只適用于公益事業或國家重點工程項目。
綜上所述,根據物權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土地使用年限5年到期的,在到期的時候,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自動續期,這樣繳納少量土地出讓金后,就可以繼續使用土地。所以,購房者不用擔心產權到期的問題。目前,住宅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臨近到期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參加公司年會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
2020-12-03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哪些人不能成為土地承包共有人
2021-01-2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