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罰金不交還可以減刑嗎?
一般是不能減刑的,如果服刑人員自身有條件支付罰金,但卻以種種理由拒不支付,有履行能力而又不積極履行財產刑,就不能夠獲得減刑。因此,在有履行能力情況下,積極繳納罰金,能獲得更大減刑機會。罰金特征:
(一)罰金與沒收財產一樣,都是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采取的強制性財產懲罰措施。
(二)按照我國刑法“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罰金同沒收財產一樣,也只能執行犯罪分子個人所有的財產,不能執行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后有的財產。
(三)罰金的范圍只能是強制犯罪分子繳納個人所有的一定數額的金錢。如果沒有錢款,可以對其擁有的合法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拍賣措施,用變賣、拍賣的錢款折抵罰金。
(四)罰金的繳納是在法院的判決生效之后,涉及的是刑罰的執行問題。
二、減刑的條件
減刑需要有重大立功表現或在服刑期間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和罰金之間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主要是犯罪嫌疑人在有執行能力的情況下如果拒不繳納罰金,可以認定成當事人沒有良好的悔罪態度。在不認真悔罪認罪的情況下還想要減刑,這是絕不可能的,減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看罪犯的悔罪態度的。
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怎樣適用法律
哪些案件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行政公益訴訟判決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派出所可以開違停罰單嗎
2021-01-13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