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見死不救”只是道德譴責的對象,不屬于刑法評價的范疇;但在特殊情況下,“見死不救”也會成為刑法評價的對象,“見死不救”者亦要承擔刑事責任。特殊情況指的是,當“見死”者負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義務時,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卻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其實質就是刑法理論上的不作為犯罪。
一般認為,不作為的義務來源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職務或業務要求的業務;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是指由于行為人先前實施的行為致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權利處于危險狀態而產生的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先行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負有作為義務:
1、先行行為必須是行為人本人所實施的行為。
2、先行行為必須實際造成他人的危險狀態存在。危險是指足以使合法權益遭受嚴重損害的一種事實狀態。只有當該危險是由于行為人所實施的先行行為所直接造成時,行為人才負有防止危險結果發生的作為義務。
【相關知識】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征
目前法律并沒有規定見死一定要救,但是見死不救會受到道理譴責,社會唾罵。
不管是國家還是社會,都鼓勵大家能夠見義勇為,樂于助人。
見義勇為的主要有:
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
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
3、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于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
4、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或者進行斗爭的行為。
“見死”者負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義務時,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卻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其實質就是刑法理論上的不作為犯罪。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腦溢血老板如何處理
2020-11-16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