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拆遷時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xié)議的當事人包括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房屋征收部門,也就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yè)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xié)議。
補償協(xié)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xié)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二、拆遷補償協(xié)議的內容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yè)損失費發(fā)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至于每一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具體包括哪些內容,還應視拆遷補償方式不同而不同。對于實行貨幣補償?shù)模瑓f(xié)議中應主要載明補償金額、搬遷期限;對于實行產權調換的,協(xié)議主要載明安置用房的結構、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三、拆遷補償協(xié)議簽訂時要注意什么?
(一)明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主體資格
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的第一項內容即是要明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的主體是誰。一份合法有效的協(xié)議首要內容就是要有適格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其中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資格。
(二)拆遷行為的前提
《拆遷條例》第二條及第三條指出:在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條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guī)劃,有利于城市舊區(qū)改造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三)被拆遷房屋概況
被拆遷房屋概況是否明晰,將影響被拆遷人可得的補償款是否恰當合法。根據(jù)《拆遷條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補償款的金額,根據(jù)被拆遷房屋的區(qū)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則在本項內容中首先須明確被拆遷房屋坐落何處,是否屬于拆遷范圍之內,明確房屋坐落即明確房屋的區(qū)位補償價等項的補償標準,一旦經雙方確認,該標準即確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雙方將不會再就此產生糾紛;房屋的建筑情況,包括建筑面積、使用面積等。房屋的建筑規(guī)模是影響拆遷補償款項的重大因素之一,雙方在協(xié)議中就此達成一致認識,同樣有利于未來拆遷協(xié)議的順利履行。除上述項目外,雙方還可就房屋的裝修情況與地上附著物等情況在這里進行記載,明確相關補償項目。總之,越詳細的記載越有利于減少糾紛,同樣有利于將來糾紛的解決。
(四)約定拆遷安置補償事宜
拆遷安置補償事宜的約定共分兩部分:
(一)拆遷房屋補償費。
(二)搬遷補助費及臨時安置補助費。
(三)其他補償費。
(五)協(xié)議履行的約定
確認簽訂拆遷協(xié)議的主體資格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部門決定對企業(yè)實施拆遷工作的話,作為政府來講,當然也希望拆遷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因此,政府單位絕對不可能在拆遷補償協(xié)議的這件事情上做手腳,但企業(yè)的負責人還是要認真審查合同內容的。
城市房屋拆遷裝修評估補償規(guī)定有哪些?
征地拆遷流程是怎樣的
拆遷房屋補償公攤面積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全文
2021-01-19什么是訂金
2020-12-01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醫(y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非法處置抵押物犯罪嗎
2021-01-06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夫妻約定財產協(xié)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jù)
2020-12-09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贍養(yǎng)人負有哪些贍養(yǎng)義務
2021-01-03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jù)
2021-01-26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yè)嗎
2021-01-29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