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房產證向私人借款構成犯罪嗎
用假房產證向私人借款涉嫌合同詐騙罪和詐騙罪。
一、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行為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行為人設法使被害人在認識上產生錯覺,以"自覺地"將自己所有或持有的財物交付給行為人或者放棄自己的所有權,或者免除行為人交還財物的義務?
對于該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用假身份證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手機,造成較大電信資費損失的,應當如何定罪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的規定: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二、詐騙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根據相關法條的規定,犯詐騙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但要是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則最高可以處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