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問題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了共同犯罪的定義,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該條款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三個要件:
(1)二人以上,必須是兩個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或者單位;
(2)共同的犯罪行為,從犯罪的客觀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指向同一個犯罪事實,彼此聯系,互相配合,他們與犯罪結果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
(3)共同的犯罪故意。從犯罪的主觀方面來看,構成共同犯罪必須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認識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和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從共同犯罪的主觀方面來看,人員與肇事者明知已經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人員仍唆使、幫助肇事者“逃逸”,主觀上是故意的;肇事者在上述人員的唆使、幫助下對“逃逸”行為主觀上也是故意的,即他們對“共同逃逸”行為主觀上都是故意的。但能否因此就認為他們的“逃逸”行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呢?其實剛才分析的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與肇事者的主觀故意僅是對“逃逸”行為而言的,可得知,“逃逸”行為僅僅是交通肇事罪的一個量刑情節,而并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節。換句話說,交通肇事的“逃逸”行為僅對本罪不具有定罪層面上的意義。行為人對“逃逸”行為的共同故意,是重大交通事故發生以后,行為人為了自己或他人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僅以行為人對“逃逸”行為的共同故意,就認為他們是交通肇事共同犯罪的故意是不妥當的。
律霸小編提醒您,交通肇事后,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行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遣送出境是什么意思
2021-02-27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