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一爭議案件進行勞動仲裁審理活動時的組織形式。根據仲裁庭仲裁員人數,仲裁庭可分為:
1.獨任仲裁庭。即仲裁庭由一人組成,獨任審理;獨任仲裁員的產生,可由雙方共同協商指定,也可由共同委托仲裁機構代為指定。
2.合議仲裁庭。一般由兩名仲裁員和一名首席仲裁員組成。其產生辦法為由雙方當事人各選一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員是合議仲裁庭的主持者,與仲裁員享有同等的權利。
下面是律霸網為您整理的當事人在仲裁庭開庭期間的注意事項。
1、仲裁機構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員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員主持下,當事人在仲裁庭這個法定的、封閉的場所內就案件事實進行調查了解、質證、辯論、調解。仲裁機構根據仲裁庭調查的事實進行法律適用,作出裁決。
2、當事人在仲裁庭庭審時的權利:
(1)有委托代理人、申請回避的權利;
(2)有申訴、申辯、質詢、質證的權利;
(3)有請求調解、自行和解、要求裁決的權利;
(4)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
(5)申請人有放棄、變更、撤回仲裁請求的權利;
(6)被申請人有承認、反駁申請人仲裁請求、提起反訴的權利。
3、當事人在仲裁庭庭審時的義務:
(1)應當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紀律的義務;
(2)應當如實陳述案情、回答仲裁員提問;
(3)應當對自己提出的主張進行舉證;
(4)應當尊重對方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加人;
(5)應當自覺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裁決文書。
4、如果當事人認為仲裁庭組成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到案件的公正審理,可以申請仲裁庭組成人員回避。
5、仲裁員要求申請人陳述仲裁請求時,申請人應當全面陳述仲裁請求。
6、仲裁庭質證階段,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和辯駁。仲裁員一般會要求當事人在證據質證前提交已掌握的全部證據,質證完畢后,非經仲裁庭許可,當事人閉庭后補充提交的證據一般不再作為定案依據適用。
7、仲裁庭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仲裁員告知達成調解協議的法律后果和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法律后果后,詢問當事人調解意愿時,當事人應當理性并明確地回答自身是否愿意在仲裁庭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如果雙方均表示愿意在仲裁庭主持下進行調解,仲裁員首先會要求雙方明確調解的方案,再從中找出差距與癥結所在,然后采取雙方在場或各方單獨洽談的方式做當事人思想工作。
8、在仲裁庭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的,仲裁庭將當庭送達《仲裁調解書》,該調解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具有強制執行力。如雙方不能達成調解協議,仲裁庭將當庭裁決或擇日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