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代銷規定有哪些
私募基金的銷售主體有著十分嚴格的限制,當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在基金業協會進行備案的私募管理人;另一類則是需要在證監會注冊并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同時也是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因此對于能夠從事私募基金代銷的主題而言,它們必須符合第二類主體資格,才能從事私募基金銷售的相關工作。
如何有效開展私募基金銷售
隨著私募行業監管的逐步完善,私募基金銷售的限制越來越多,尤其對第三方銷售平臺,在私募產品的公開宣稱過程中,極易觸碰警戒線。但隨著私募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如何更廣泛的讓合格投資者知曉,同時又不觸碰警戒線,則充滿技巧。本文針對如何有效開展私募基金銷售給出了幾點建議:
公開宣稱易”踩線“,宣傳推廣需謹慎。根據證監會發布的私募基金的宣傳推介標準,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在私募基金銷售過程中不得通過報刊、電臺、電視及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也不得借助講座、報告會、分析會及布告、傳單、手機短信、微信、博客、電子郵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開展宣傳推介。對于私募基金銷售第三方平臺而言,意味著任何在其網站上針對私募基金產品的公開宣稱形式都有極大可能被認定為”踩線“。不過許多私募也選取折中路線,選擇將微信、微博等新興互聯網營銷手段打造成小圈子,從而進行小范圍宣傳,開展私募基金銷售,打了監管的擦邊球。畢竟它們與網站上的廣告面向公眾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監管上也難論斷。
私募基金銷售大多曲線完成。雖然私募行業一直也對監管趨嚴有了共識,但私募基金銷售層面也一直未能找出有效的辦法應對。如何在監管的范圍內讓更多的投資者了解私募產品一直也是各大私募機構努力的方向。部分私募采取曲線救場的方式,即讓意向投資者先進行注冊再登錄網站,以便在監管上看起來私募產品宣傳是針對特定投資者。不過對第三方私募基金銷售平臺而言,這樣做到負面是降低了客戶的體驗感,增加了客戶的流失率。以私募排排網為例,用戶在登錄網站前必須注冊登錄,雖然滿足了監管部門的要求,但因為增加了客戶的負擔,降低了客戶的友好體驗,對網站本身卻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如何在嚴格的監管體系下,有效開展私募基金銷售,對各大私募提出了極大的考驗。本文的謹慎宣傳也好,曲線救場也好,多少都有些無奈之舉。不過凈化私募行業有利于私募行業的長遠發展,雖然對私募基金銷售帶來了難度,但那些不符合監管政策的私募銷售機構也會逐步退場。
私募基金的發展
私募股權基金起源于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銀行家通過律師、會計師的介紹和安排,將資金投資于風險較大的石油、鋼鐵、鐵路等新興產業,這類投資完全是由投資者個人決策,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組織,這就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雛形。
現代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Equity,簡稱“PE”)產業先后經歷了4個重要時期的發展。1946~1981年的初PE時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資產投資以及小型企業對私募的接觸使PE得到起步。1982~1993年的第一次經濟蕭條和繁榮的循環使PE發展到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出現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債券為資金杠桿的收購浪潮,并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幾乎崩潰的杠桿收購產業環境下仍瘋狂購買著名的美國食品煙草公司雷諾納貝斯克(RJR?Nabisco)中達到高潮。PE在第二次經濟循環(1992~2002年)中得到洗滌并經歷了其第三個時期的進化。這一時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漸浮現出一系列金融和經濟現象,比如儲蓄和貸款危機,內幕交易丑聞以及房地產業危機。這一時期出現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權投資企業,并在1999~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達到了發展的高潮。2003~2007年成為PE發展的第四個重要時期,全球經濟由之前的互聯網泡沫逐步走弱,杠桿收購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從而使私募企業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2007年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Group)的IPO中我們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
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成為僅次于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闊,資金來源廣泛,參與機構多樣。西方國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其GDP份額已達到4%~5%。迄今為止,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KKR、凱雷、貝恩、阿波羅、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機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私募基金代銷新規定是什么的相關知識。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私募基金代銷的相關內容,這有助于我們在進行私募基金代銷的時候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順利代銷.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沒合同口頭協議工資怎么索賠
2020-11-25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