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不正當競爭的各種具體行為。各國法律對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一般采取列舉式加以規定。
大體上可分為3類:(1)侵犯工業產權類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侵犯他人商標、商號,假冒原產地名稱、產地標記,假冒、仿冒服務標志,泄露技術秘密,冒用其它工業標志等行為;
(2)經營類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酬金和回扣,搭賣,營業上的誹謗、出賣商業秘密,有獎出售和折價出售等。
(3)利用廣告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包括詆毀性廣告、帶有強迫性的廣告、欺詐性的廣告或生產商批發商的廣告等。
中國還沒有頒布反對不正當競爭法,但根據中國具體情況和武漢、上海、江西三省市反不正當競爭的暫行規定來看,中國當前經濟生活中主要存在著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1)使用眾所周知的他人營業名稱、商號、商標、包裝、裝潢、產地、說明書等,生產或者推銷其產品;
(2)冒充他人優質產品或者榮譽稱號;
(3)對產品的質量、性能、原料構成、制作方法、用途,或者對勞務和技術服務的質量、規格、技術標準、價格等進行虛假、夸大失真的宣傳;
(4)謊稱或者隱匿商品產地、來源、生產單位或者對商品產地、來源、生產單位作出足以使人產生誤解或者混淆的表示;
(5)以不正當手段取得名優產品、優質服務等榮譽稱號,或者以不正當手段使其商品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
(6)采取賄賂或者變相賄賂等手段購銷商品;
(7)使用與商品質量、性能、安全、運輸、保管等要求無關的日用商品、裝飾品作包裝以推銷其商品;
(8)抬價競購;
(9)囤積商品,控制或者截留貨源,造成市場供應緊張;
(10)謊稱降價處理以推銷其商品;
(11)以有獎銷售方式推銷其商品;
(12)無供貨能力,而以預售緊俏商品為名收取貨款,或者以緊俏商品強行搭售滯銷劣質商品;
(13)直接或間接地詆毀、貶低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或者服務的聲譽;
(14)以影響他人的正常生產經營為目的,對他人營業場所、商品、服務項目或交易制造混亂;
(15)采用不正當手段,獵取他人的商業秘密;
(16)引誘他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其與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生產經營者所訂立的合同,或者阻礙他人與同自己有競爭關系的生產經營者建立業務關系;
(17)利用廣告和新聞報道等形式作虛假或者失真報告欺騙消費者,引起市場混亂或造成他人經濟損失,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藥店高價銷售口罩的行為觸犯刑法嗎
2021-03-17車輛被盜報案有期限嗎
2021-03-22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適用哪些法律
2021-02-18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