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手機是近年來較為受歡迎的國產手機品牌之一。最近,因發現市場上存在銷售仿冒“OPPO”手機的現象,該品牌所有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珀公司”)將涉嫌侵害商標權的劉先生等四名商戶訴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權并賠償相應損失。近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部分支持了原告歐珀公司的訴訟請求。
原告歐珀公司起訴稱:歐珀公司是“OPPO”商標的注冊人,該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品牌形象已家喻戶曉。
劉先生等4人為北京某商場的商戶,其攤位均從事手機批發業務。歐珀公司發現劉先生等4人在其商鋪銷售仿冒“OPPO”商標的手機,銷售價格遠低于歐珀公司同類商品價格。劉先生等4人的行為侵犯了歐珀公司商標專用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因此,歐珀公司將劉先生4人起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四人立即停止侵權,并分別賠償歐珀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3萬元。
庭審中,劉先生等4人辯稱,不知道歐珀公司是“OPPO”商標的權利人,且自己有合法進貨來源,沒有侵犯歐珀公司的商標權,故不同意歐珀公司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涉案手機多處使用“CPPC”標識,且電池所用“CPPC”標識中“C”開口較小,在整體視覺效果上與歐珀公司在相同商品上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的“OPPO”商標近似,容易使相關公眾造成混淆,系侵犯歐珀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法律規定,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屬侵權行為,劉先生等4人銷售涉案侵權手機的行為亦構成侵權。鑒于劉先生等4人銷售的涉案侵權手機無明確的廠家信息且其銷售手機等商品,應知曉“OPPO”商標權屬的相關情況,故劉先生等4人銷售侵犯歐珀公司“OPPO”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涉案手機除承擔停止侵權的民事責任外,還應賠償歐珀公司的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
而由于歐珀公司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劉先生等4人的侵權所得或者其受到的損失,因此法院沒有全額支持歐珀公司的訴訟請求,而是在綜合考慮“OPPO”商標的知名度,劉先生等4人的過錯程度、具體侵權情節等因素予以確定賠償數額。
綜上所述,法院判決劉先生等4人立即停止侵權,并分別賠償歐珀公司800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管轄小結
2021-02-28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如何進行土地流轉
2021-03-22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2021-03-07航拍圖就能決定你的拆遷補償嗎
2021-02-24拆遷如何維權才有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