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的補償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對于這幾項費用的給付,《實施條例》第26條是這樣規定的: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地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 關于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具體使用分配辦法土地管理法沒有明確說明,但是《物權法》第59條有明確規定:應當以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
二、裁決程序
如果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即進入爭議協調、裁決程序。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補償標準”外,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不得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其他內容提出異議。但是,即使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提出了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也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如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不停止執行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一樣。不同的是,這里沒有可以停止執行的“例外情形”。
(1)協調。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協調。“協調”,即“協商調解”,屬于非訴訟解決爭議(ADR)的一種方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協調的具體步驟沒有特別規定,由主持協調的政府裁量確定。“協調”程序簡便靈活,如能夠解決爭議,與訴訟相比,則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
(2)裁決。如對補償標準爭議協調不成的,則由批準征用土地的政府裁決。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這里的“批準征用土地的政府”是指國務院和省級政府。裁決程序如何進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都沒有具體規定。
國家為了更好的補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是規定了征收土地后要支付一定的征地補償款的,那么在計算征地補償款時會按照土地的具體面積和當地政策決定的,如果在進行征地補償程序上出現了任何的違規行為時,當事人也是可以向當地的房屋管理部門或者征收部門進行投訴的。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保險公司
2020-12-18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
2021-03-07店面拆遷租賃人收到告知書該如何應對
2021-03-23人口安置補償費有多少
2021-02-28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8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1-01-01簽訂房屋補償協議應注意的事項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