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有什么方法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物權法》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
1、市場比較法
市場比較法是最具說服力并易于當事人接受的方法,因為這種評估方法最能直接反映評估對象的市場價格,但其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同類房屋的交易實例可供比照。貴陽市規定,采用市場比較法進行房屋拆遷估價,所選定的參照物實例,應當與被拆遷房屋所在區位、用途、建筑結構相同或相近,參照實例的成交時間不超過估價時點12個月,選取的參照實例須在3個以上,參照實例的綜合修正系數不超過30%。但是由于市場比較法需要交易實例作比照物,實踐中公用設施、公益事業房屋以及農房等交易實例較少,對這些房屋拆遷估價拆遷雙方可申請使用其它估價方法。
2、成本法
成本法是通過求取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扣除折舊,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3、收益法
收益法是預計估價對象未來的正常凈收益,選用適當的資本化率將其折現到估價時點后進行累加,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4、假設開發法
假設開發法是預計估價對象開發完成后的價值,扣除預計的正常開發成本、稅費和利潤等,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5、基準地價修正法
基準地價修正法是在政府確定公布了基準地價的地區,由估價對象所處地段的基準地價調整得出估價對象客觀價格。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有何區別
土地使用權是國家向組織、機構及個人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在出讓時根據開發類型分為不同的使用年限,民用住宅用地權屬年限最高為70年,工業用建筑用地和綜合類用地最高為50年,商用建筑用地最高為40年。
房屋所有權屬于個人產權,是私有財產權的一種,是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保護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其年限是永久的。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在于:房屋所有權(即房產權)是永久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就能一直享有,“房產證里是沒有期限登記欄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國家通過土地有期出讓方式,授予用地人40年、50年、70年不等的使用權。
也就是說,房子的所有權是永久的,只要房子不塌,這房子就一直是產權人的。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土地是國家的。根據項目的立項不同,租用國家土地的周期也不同,住宅70年,工業/科教文衛體/綜合類50年,商業/旅游/娛樂40年。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辦
(一)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可以由房屋業主聯名提出,補交土地出讓金,這個價格應該低于同類的土地出讓金的價格,類似于成本價和市場價的差額。
(二)根據規劃需要,國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對業主進行相應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第一種方法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房子根本就住不到70年就會拆遷。
不管是40年、50年還是70年,都有到期的時候,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只要房子還能住,就都得續簽土地。根據國家現行的相關規定,土地到期后按照當時的樓面毛地指導價格,依一定比例繳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有什么方法”問題進行的解答,土地使用權到期后,對房屋進行拆遷的,對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的方法有市場比較法、成本法、收益法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公共安全罪適用于“碰瓷”嗎
2020-12-31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