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較為完善的市場中,經營者之間進行競爭是推動市場發展的動力,競爭可以促進價值規律的實現,也有利于實現宏觀調控,并可以使消費者獲得質優價廉的商品。但是,由于競爭的本質在于追逐利潤,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為獲取更多的交易機會,取得市場優勢,一些經營者便采取了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假冒與仿冒便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種。對此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有規定,但是,已有的規定較為原則,實踐中如何判斷、認定一種行為是否是假冒或仿冒的則不是很清晰。一、仿冒行為的法定概念、特征和構成條件(一)仿冒行為的法定概念仿冒行為是指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1.《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項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2.《關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國家工商總局第33號令)明確規定: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擅自將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做相同或者近似使用,造成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行為。(二)仿冒行為的特征上述規定表明,仿冒行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仿冒行為是對知名商品的仿冒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關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仿冒行為就是一種對指明商標仿冒的違法行為,其仿冒對象具有特定性。第二,仿冒行為是對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仿冒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這種仿冒行為又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擅自將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做相同使用,一種是做近似使用。第三,仿冒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應受法律懲罰。《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可見仿冒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任何違法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仿冒行為屬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也應承擔法律處罰的法律后果。(三)仿冒行為具備的條件1、仿冒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即具有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故意。2.實施了仿冒行為。只有仿冒的故意是不足以認定為仿冒行為的,還需具有仿冒行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仿冒行為又必須具備兩個要素:(1)必須是對知名商品的仿冒行為;(2)行為仿冒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必須為知名商品所特有的。3.造成一定的結果。即造成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二、仿冒行為、假冒行為與冒牌商品行為的區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的相關規定,假冒行為是指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冒牌商品行為是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或者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虛假表示,引人誤解的行為。仿冒行為、假冒行為與冒牌商品行為是有區別的,具體如下:(一)侵犯的客體不同。他們都是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但侵犯的客體著重點又各不相同。仿冒行為侵犯的是市場競爭秩序;假冒行為侵犯的是商標管理秩序;冒牌商品行為侵犯的是市場交易秩序。(二)違法對象不同。違法對象是違法客體的物質承擔者,違法客體是違法對象所體現的社會關系。仿冒行為的違法對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假冒行為的違法對象是他人的注冊商標”;冒牌商品行為的違法對象是他人的產品的產地”、廠名”、質量標志”等代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報銷款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1-02-21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