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如果給他人人身造成了損害的,那么此時涉及到的賠償項目往往就比較多了。畢竟人在受到了傷害之后,就需要住院治療,也就要耽誤自己的工作,同時也會給傷者造成營養的流失,因此在賠償的時候往往就會涉及到營養費方面的賠償。那么交通事故賠償如何確定營養費標準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解答疑惑吧。
1、營養費
營養費是受害人通過平常飲食的攝人尚不能滿足受損害身體的需求,而需要以平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作為對身體補充而支出的費用,是一種輔助治療。
2、營養費的范圍
在人身損害賠償項目中,對營養費的認定最富有彈性,法官沒有具體標準可參照,又不能從醫學角度進行闡明。在目前審判實踐中,往往只要受害人住院治療,法官就支持營養費,不住院治療就基本上不考慮營養費。
營養費認定的根據是受害人傷情及傷殘的具體情況,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需要增加營養的情況:
(1)外傷或手術時出血較多者(一般要400毫升以上);
(2)年老體弱受傷較重者;
(3)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者,如胃腸部分或全部切除、肝臟破裂或部分切除、胰腺破裂或部分或全部切除;
(4)其他原因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者;
(5)不能正常進食,需要鼻飼者,如休克、植物人、昏迷;
(6)較大面積燒傷者。
3.營養費的計算公式
營養費賠償金額=根據醫療機構的建議酌情花費的數額。此外,營養費的賠償標準,也可以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標準的40%-60%的比例計算。
4、營養費的證據
營養費的認定必須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醫療機構的意見,其內容應包括是否需要額外增加營養,需要加強營養的期限等。醫療機構的營養意見應當是以輔助治療的需要為前提的,對個案而言,如果醫療機構沒有出具營養意見,可以推定為 不需要輔助治療的營養,不應對營養費進行賠償。如果醫療機構出具了營養意見,也不能不加以審查及質證就予以采信,因為醫療機構意見僅是參照,不是根據。由于受到醫患關系、人際關系、社會關系、醫療市場競爭等影響,很難保證醫療機構出具的意見公正、科學、準確。因此,法官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對醫療機構出具的意見進行審查。對于醫療機構出具的意見,在判斷真實性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營養意見出具的醫療機構是哪個等級。一般情況下,二級甲等以上綜合性醫院及專科醫院出具的,可信度較高,因為這些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高、比較注重信譽及形象。
(2)營養意見出具的載體是什么。最佳載體是醫院的傷、病情鑒定表。一般情況下,醫院對病情鑒定表表管理較嚴,有相對嚴格的程序和條件規定,需具備較高資歷和職稱的醫務人員(一般是科室主任或主任醫師)才有資格出具。其他載體如出院醫囑、病情證明書、門診病歷,一般醫務人員均可出具,醫療機構對之監督很少,可信度低。
(3)醫療機構是否對其出具的意見進行了確認。不僅要加蓋醫院公章,醫療機構還要在意見上對醫務人員的職稱和鑒定內容進行確認,以增強意見的真實性,減少了人為因素干擾。傷、病情鑒定表一般均具有以上內容,因此,其可信度最高。
(4)醫療機構出具意見的內容,主要是根據受害人的傷情及傷殘的具體情況,結合病歷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如果還不能確定,可以對該項進行司法鑒定。
雙方當事人可以對醫院出具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質證意見。如果對醫療機構的營養證明意見,雙方當事人都沒有異議,且符合受害人的傷情及傷殘的需要,法院會予以認定。對醫療機構的營養證明意見,當事人有異議的,由法官審查確定。如果仍不能確定,應由主張營養費的當事人申請司法鑒定。當事人如果不同意申請鑒定,應由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即對營養費的主張不予支持。
5、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條 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經過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交通事故賠償如何確定營養費標準了吧,此時也是需要結合傷者的實際情況的,而賠償的數額往往就是根據醫療機構的建議來確定,當然有些時候也是會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40%-60%來計算營養費賠償數額。
朋友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可否要求車主賠償?
交通事故賠償不能調解的情形有哪些?調解期限多長時間?
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當賠償哪些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及財產的律師收費適用什么收費方式
2021-02-26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