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款的發放時間是什么時候
征地補償款的發放時間一般是按照雙方的簽訂的補償協議的內容,根據補償協議要求的時間和以土地管理部門答復為準進行發放的,征收土地需要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其他機關無權批準,否則屬于違法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根據批準文件中的“征收土地方案”確定,但不得低于當地區片地價,否則屬于補償違法;征地要在征地范圍內對征地文號、補償標準等予以公告,保證被征地戶的知情確認聽證權,否則屬于程序違法;補償款要一次性支付到位,不能按月支付;地上附著物的補償由當地制定,也可以通過評估確定補償;如果征地違法的話,可以拒絕交出土地。
先發款后占地,這是正常程序。土地征收有嚴格的法律程序規定,需要各級政府審批,甚至國務院審批,同時,一般土地征收程序違法,補償方案依據國務院土地區片綜合地價確定以及審批通過的補償方案而定,并且被征地人有知情權,不得隱瞞,需要公告、聽證等,可以對征地合法性進行調查。
征地補償費如何發放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1)完全補償原則。該原則從“所有權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出發,認為損失補償的目的在于實現平等,而土地征收是對“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破壞,為矯正這一不平等的財產權侵害,自然應當給予完全的補償,才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
(2)不完全補償原則。該原則從強調“所有權的社會義務性”觀念出發,認為財產權因負有社會義務而不具有絕對性,可以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加以限制。但征收土地是對財產權的剝奪,它已超越了財產權限制的范圍。因此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例外地依法準許財產權的剝奪,應給予合理的補償,否則財產權的保障將成為一紙空文。
(3)相當補償原則。該原則認為,由于“特別犧牲”的標準是相對的、活動的,因此對于土地征收補償應分情況而采用完全補償原則或不完全補償原則。在多數場合下,本著憲法對財產權和平等原則的保障,就特別財產的征收侵害,應給予完全補償,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準許給予不完全補償。比如對于特定財產所給予的一般性限制,由于該限制財產權的內容在法律的權限之內,因此要求權利人接受低于客觀價值的補償,并沒有違反平等原則。縱觀世界各國,土地征收補償的原則各不相同。就世界整個發展趨勢來看,對于國家合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其補償范圍與標準均呈日漸放寬之勢,以便對人民所遭受的損失以更充分、更完全的補償。特別對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等為了避免強制征收,更多的是采取同土地所有者合作或商議的形式獲得土地,只有當協商不成時,才動用征地權。
被征收人最為關心的就是征地補償費的發放時間、發放形式以及補償原則,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政府一定不會讓公民的利益收到損失,都將在最大程度上給予關懷與保障。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負責醫療事故鑒定的機構有哪些
2020-12-04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告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