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工傷職工的傷殘等級確定是否終止勞動合同。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單位不能終止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的勞動關系。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的工作,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也即在工傷職工不同意終止勞動關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是不能單方作出終止勞動關系的。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法律對輕微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職工,沒有限制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權利,根據《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在沒有違反終止勞動合同的禁止性規定的情況下,可以終止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的勞動關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所以勞動者受傷以后公司應當按原工資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工資,可是《工傷保險條例》只規定了由公司支付工資,卻沒有規定公司不支付工資法律會給予什么樣的處罰,這是一法律漏洞。
工傷賠償中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這個勞動關系是指多久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特征:
勞務關系是一種傳統的經濟社會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等主體之間,依據民事法律規范,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勞務,另一方依約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權利義務關系。廣義上,它包括承攬、承包、運輸、技術服務、委托、信托和居間等。勞務關系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主體上,雙方當事人可以都是法人或公民,也可以一方是法人,另一方是公民。勞務合同內容主要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約定,可以口頭約定,也可簽訂書面合同;第二,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無需提供保險、福利等待遇,不存在人身隸屬關系;第三,勞務關系基于民事法律規范成立,受民事法律規范的調整和保護,勞務關系可能產生的責任一般是違約和侵權等民事責任。
勞動關系是我國勞動法調整的對象,勞動者除了受一般民法保護外,還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依據勞動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這一規定對勞動關系做出了較為明確的界定。從上述規定看,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包括三個要素:主體資格、從屬關系、勞動性質。
有些工傷之后,員工修養一段時間之后是可以繼續工作的,但是有些工傷的損害程度比較大,給人們造成的傷害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就不能繼續上班參加工作。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須知
2020-11-28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農民工被老板拖欠工資,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2020-12-15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