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司法實踐中有種做法即認定被告人構成累犯卻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存在不妥之處。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對于累犯應當從重處罰,過失犯罪除外。可見,一般累犯的構成有以下三個條件:一是主觀條件,即前罪與后罪都是故意犯罪;二是刑罰條件,即前罪被判處的刑罰與后罪被判處的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三是時間條件,即后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內。以上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構成累犯。而認定被告人構成累犯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從表面上看好象并無問題,被告人后罪也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實際上這一結果是錯誤的。因為我國刑法規定有期徒刑的期限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即判處有期徒刑最低期限為六個月,由于對累犯應當從重處罰,則若認定為累犯后罪的刑期應當在有期徒刑六個月以上,量刑六個月顯然無從體現對于累犯應當從重的規定。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是在認定累犯時,有人形成慣性思維,即只要被告人在刑滿釋放后五年內重新犯罪,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就認定被告人構成累犯,后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即可。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未對被告人的后罪量刑,在不知道后罪被判什么刑罰的情況下,就認定構成累犯。要避免以上的問題,首先應對被告人的后罪進行量刑,若被告人犯罪行為情節較輕則應判處拘役或者管制,則被告人不構成累犯;若被告人后罪應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則在此基礎上根據累犯從重的規定確定被告人后罪的刑期為六個月以上,只有這樣才符合刑法的規定。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