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始終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在發展現代農業問題上,必須大力促進種田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育、壯大,有效解決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問題已成為困擾農民轉移的瓶頸。農民不從土地中剝離出來,很難實現真正的城市化。留住收益權,轉移經營權,實現規模化種植,是農民轉移的必選題。實現這一目標,土地確權是第一步。
在確權后,農民將有以下幾個權利:
1.確權后自己的建設用地能夠轉租給外來的資本,用于建設工地或者企業建設用地。這樣相當于將自己的土地進行入市。并且能拿到至少10年的土地流轉費用。以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沉睡的資產",即便有想法也不能動,村子能有今天,首功要歸于這次"土改"。這項收益是有多可觀呢?據國土資源部4月份透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目前各試點共計完成278宗,總價款約50億元人民幣。
2.土地確權后,農民進城買房工作之余,土地是不會被回收的,只要您的戶口屬性一直都是農村戶口,而且農民進城買房還能夠享有購房補貼。
3.農民將擁有農村減負監督卡。這是下半年將要推出的最新權利,農民在減負問題上擁有一票否決權,掌握在農民手中,農民能夠不定時更新記錄農村減負情況和補貼政策是否到位,并且能夠監督一些家中農民負擔的活動
通過推動土地確權,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優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才能持續增加農民收入。農業的出路在于推進土地連片經營,提升生產集約化程度,以順應消費需求,增加有效供給。這就需要首先通過確權和流轉,解決一家一戶承包經營的碎片化問題。
當前,在土地確權問題上,還有一些干部對確權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擔心確權誘發矛盾,求穩怕亂、消極被動。對開展確權,在積極與穩妥之間拿捏不準,甚至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思想,在觀望等待中耽誤了改革發展。
在土地確權工作中的確會碰到不少難題,這需要根據現有政策法律精神,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探索解決辦法。如土地確權中遇到的確股問題,是深水區、硬骨頭,沒有成熟的經驗拿來套用,需要在政策法律框架下發揚創新精神,尊重農民首創。在積極推進土地確權的同時,要充分利用確權成果,引導農民通過平整土地、互換并地、流轉等方式,實現連片耕作,發展規模經營。讓農民看到嘗到土地確權的甜頭,就會積極投身其中,更加支持土地確權的推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委托代理
2020-12-10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汕頭龍湖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1鄭州宅基地建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2拆遷房征收房產稅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