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是否簽訂服務期協議上具有自主選擇權,一旦簽訂了服務期協議,基于誠實信用的原則,勞動者應當善意履行服務期協議;若勞動者在服務期內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約定應遵循《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即便勞動者在試用期內也不應存在例外。
原勞動部辦公廳1995年發布的《關于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處理依據問題的復函》規定:“用人單位出資(指有支付貨幣憑證的情況)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職工提出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如果在試用期內,則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
《勞動合同法》并未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不受服務期的約束,而是概況性地規定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全國人大法工委作為《勞動合同法》的主要起草機關,對設置服務期的立法本意作出了進一步解釋:“法律之所以規定服務期,是因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有投入并導致勞動者獲得利益。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培訓費用,并支付勞動報酬和其他待遇,使勞動者學到了本事。同時,用人單位使勞動者接受培訓的目的,在于勞動者回來后運用學到的本事為本單位提供約定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勞動者服務期未滿離職,使用人單位期待落空。通過約定服務期平衡勞動合同雙方的利益。”
可見,勞動者試用期內的辭職權與服務期內用人單位的留人權存在著沖突,面對這一問題,原勞動部作出了優先保護勞動者辭職權的規定。但是服務期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體現,法律應當予以尊重。勞動者在是否簽訂服務期協議上具有自主選擇權,一旦簽訂了服務期協議,基于誠實信用的原則,勞動者應當善意履行服務期協議;若勞動者在服務期內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約定應遵循《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即便勞動者在試用期內也不應存在例外。否則服務期協議中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將會失衡,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就不會積極主動地為表現優秀的員工提供專業培訓,這對部分員工的職業發展也是不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什么財產既可以抵押又可以質押
2021-03-21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