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于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都是排斥的,通過立法來規制這兩者在市場中對經濟發展的阻礙。反壟斷政府會利用其職能規制市場行為,發不正當競爭則排除了政府的干預,知識一種引導性的作用,幫助市場健康運行,反壟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區別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你詳細了解一下。
1、 立法目的。
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是反對經營者出于競爭的目的,違反市場交易中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攫取他人競爭優勢的行為。因此,它首先保護的是受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善意經營者的利益,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從這個意義上說,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追求的價值理念是公平競爭。 反壟斷法則是從維護市場的競爭性出發,目的是保證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者,以便使交易對手和消費者在市場上有選擇商品的權利。
根據反壟斷法的理論,只有當市場上出現了壟斷或者壟斷趨勢的時候,政府方可干預市場,干預的目的是降低市場集中度,調整市場結構。因此,概括地說,反壟斷法所追求的價值理念是自由競爭,目的是保障企業有自由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提高經濟效率和消費者的社會福利。
2、 規制對象。
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是關注市場上企業間的相互競爭行為,目的是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 反壟斷法關注的則是競爭者之間的協調行為,目的是防止市場上形成排除競爭或者嚴重限制競爭的局面。 因此,一個違反了反壟斷法的行為,例如競爭者之間商定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因為這個行為沒有損害任何競爭者的利益,從而不會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另一方面,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如假冒商標或假冒專利,這些行為因為不會影響市場競爭結構,不會減少市場上競爭者的數目,反壟斷法也不會把它們視為是違法行為。 當然,反壟斷法中也有一些關于企業市場行為的規范,特別是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例如禁止這種企業實施搭售行為或者價格歧視行為等。然而,反壟斷法制止這些行為不是出于這些行為不公平或者不正當(當然這些行為是不公平或者不正當的),而是因為這些行為會加強行為人已經取得的市場支配地位,從而惡化市場上的競爭條件。因此,反壟斷法關于企業市場行為的規則只是針對那些擁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大企業。
在立法的目的上就有了巨大的差異,在國家強制力的使用上發壟斷相較于反不正當競爭更為嚴苛。兩者的規制對象也不盡相同,不正當競爭主要是指不寫冒用行為,不合理的開獎制度等等。而反壟斷是對市場中的占據支配地位而影響競爭來促成市場良性發展的行為進行規制。
行政壟斷的危害有哪些?
反壟斷法的適用范圍
反壟斷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確認拆遷紅線范圍后,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