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決定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是否減刑的最根本條件,是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現;適用假釋的最根本條件是罪犯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根本特征在于罪犯做出有利于國家與人民利益的突出事跡,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根本特征應是罪犯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深刻認識與在此基礎上的積極改造。
我國刑法分則條文中,有142個條文直接規定了對162種具體犯罪適用罰金刑。另外,刑法也有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規定,罪犯應賠償被害人因犯罪行為所遭受的損失。那些有能力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的罪犯,理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義務,如拒絕履行,很難說明其已認罪服法。由于現行刑法沒有對罰金的繳納、民事義務的履行與減刑、假釋相聯系的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在處理這一問題時,各地執行不一。
司法實踐中,罰金刑、附帶民事義務的執結率很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立法能明確規定罰金的繳納、民事義務的履行與減刑、假釋掛鉤,無疑會提高罪犯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的積極性,提高罰金刑、附帶民事義務的執結率,維護法院生效判決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在敦促罪犯自覺繳納罰金與履行民事義務的同時,也能避免罪犯在經濟上占便宜。
筆者認為,減刑、假釋時考慮罪犯繳納罰金和履行民事義務情況,具體可以這樣規定:
第一,對確實無能力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者,應由有關單位出具證明。如果服刑者確實有理由證明其因客觀條件所限,沒有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只要其在服刑場所的表現良好,就應該考慮給予其減刑、假釋。
第二,對有能力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者,經催繳后仍拒不繳納、履行的,應暫不予減刑、假釋。
第三,對主動繳納罰金、履行民事義務者,在減刑、假釋時優先考慮,適當增加減刑幅度,對其行為應予鼓勵。這樣,對其他犯罪人員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5個月是有期徒刑嗎
2020-12-18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安置房的公攤面積比拆遷的原房屋公攤面積大合理嗎
2021-01-29拆遷不想要安置房怎么辦
2020-12-10相對來說城中村安置房能買嗎
2021-03-04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