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中不應視為累犯可以假釋處理的情形
刑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對累犯作了具體規定,凡屬該兩條規定的累犯一律不得假釋,這是沒有異議的。實踐中,對下列情形能否適用假釋,看法不一。
(一)前罪和后罪都是涉毒犯罪的
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條規定:因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犯本節規定之罪的,從重處罰。有觀點認為,這是對毒品犯罪的累犯從重處罰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4月《全國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將此種情況稱之為再犯,并與累犯相區別,明確指出:對依法同時構成再犯和累犯的,今后一律適用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條規定的再犯從重處罰,不再援引刑法關于累犯的規定。那問題是,屬于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條情形的再犯是否在被禁止假釋之列?按前述觀點是累犯,自然禁止假釋。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首先,累犯都是再犯,而再犯并不都符合累犯條件。其次,毒品犯罪再犯的規定比累犯的規定更加嚴厲,擴大了從重處罰的范圍,在刑罰執行中如果不得假釋,那就受到了雙重不利的后果。第三,法律對毒品犯罪的再犯沒有像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再犯一樣作為特別累犯予以明確規定。所以,不能認為涉毒犯罪的再犯都是累犯,不符合累犯條件的再犯不在禁止假釋之列。
(二)服刑期間內又犯罪的
有觀點認為,罪犯在服刑期間又犯新罪,其主觀惡性比刑滿釋放后的累犯還要嚴重,對累犯尚不得假釋,對在服刑期間內又犯罪的更不得假釋。筆者認為,將在服刑期間內犯新罪的類比為累犯是不當的。首先,在服刑期間內又犯罪的主觀惡性一定比累犯要重的結論欠科學公允。服刑期間內又犯罪的人,還沒有受到充分必要的教育改造,將其與服刑期滿的罪犯等同視之,同等要求,有欠公正。其次,刑法對在服刑期間內犯新罪的重新評價不支持禁止假釋的觀點。1994年施行的監獄法將服刑期間內故意犯罪規定為法定的從重處罰情節,這是1979年刑法所沒有的新規定。但這一規定并沒有被認可吸納到1997年新刑法中來,表明了刑法服刑期間犯罪不能與累犯等同對待的立法態度。再次,罪刑法定不僅是定罪量刑的原則,同樣也是行刑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將服刑期間犯罪類比為累犯甚至認為比累犯更嚴重而禁止假釋,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常年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27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養老金補發
2021-01-07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