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刑事和解 刑事諒解書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案件管轄 刑事訴訟
在我國,有著形形色色的犯罪行為,依據犯罪構成要件的不同,刑法上規定了不同的罪名。詐騙罪,就是經常見的犯罪行為。隨著網絡發展,網絡詐騙這一新型詐騙愈演愈烈,嚴重危害著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和諧。很多朋友有這樣的疑問,被網絡詐騙可以異地報警嗎?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網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網絡詐騙的預防
1、事先多搜。您在做交易前,多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查企業的情況,查查同類商品交易的情況,做到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著急;
2、判斷聯絡方式。確認其聯絡方式,如果犯罪分子只留了手機號碼,或者只是400號段的號碼,則要特別小心。手機可以查一下其歸屬地,判斷是否與其說的一致。
3、不要貪低價。千萬不要過分追求便宜,比市場價格低一半的商品,不是假貨就是騙人的幌子;
4、不要輕信認證標識。第三方機構認證的網站,均有認證標識,且該標識會鏈接到第三方機構網站上專門制作的認證頁面,僅有一個標識不能說明其合法性。
5、查網站的工商信息。各地的工商部門基本都已將企業注冊信息上網,大家可在我們匯總的以下頁面查詢、核對: 查不到注冊信息的,請不要與之交易。
6、查網站IP地址。騙子更多會在境外設置網站,且使用假的身份證辦理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賬戶,以逃避監管。
7、堅持貨到付款,先驗貨后付款。不要以網站制作的精美程度或者根據是否提供了銀行卡號,來決定其真偽,更不要盲目提前付款。
三、實施網絡詐騙一般判幾年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四、被網絡詐騙可以異地報警嗎
被網絡詐騙可以異地報警。
根據現行相關法律規定,通常是有犯罪行為地(包括實施地和結果發生地)、被告住所地公安機關管轄。
異地詐騙,你可以直接先去當地的公安機關予以保安。一般可以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辦理,其中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地和犯罪結果地。所以異地詐騙案件,實施詐騙行為地、財物取得地的公安機關均有管轄權,你可以異地報警。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4條第三款之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
遭遇網絡詐騙,建議到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舉報詐騙行為或者撥打110及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對方的行為涉嫌詐騙罪;
我們可以得知,當我們在異地被網絡詐騙時,可以到異地的公安機關進行報警。小編提醒大家,在上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個人隱私,保護網絡安全。同時,小編也提醒網絡詐騙人員,一定要及時投案自首。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信用證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義務
2021-01-07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