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行政復議失敗的原因不外乎有兩種,第一種肯定就是行政機關作出的當前的這種行政行為并沒有什么不妥的,不服氣只是行政處罰相對人個人的想法而已,另一種我們不排除是行政機關單位內部互相串通一氣侵犯公民權益的。因此有些人在稅務行政復議失敗以后,考慮的就是稅務行政復議不滿意應該怎么辦?
一、稅務行政復議不滿意應該怎么辦?
對納稅人而言,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法律賦予自己的要求稅務機關對其行政行為進行復議的權利,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提出復議申請。現行的稅務行政復議規則對此專門作出了規定。
(一)納稅人及其他稅務當事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征稅行為不服,應當先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訴。
申請人按前款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二)申請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征稅以外的其他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三)申請人可以在得知稅務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請人設置障礙等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四)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復議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行政復議請求、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
(五)依法提起行政復議的納稅人或其他稅務當事人為稅務行政復議申請人,具體是指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和其他稅務當事人。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申請行政復議。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生合并、分立或終止的,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與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被申請人不得委托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
(六)納稅人或其他稅務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稅務機關是被申請人。
(七)申請人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已經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申請人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二、稅務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
根據《征管法》、《行政復議法》和《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的規定,稅務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僅限于稅務機關作出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稅務具體行政行為是指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稅務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主要包括:
(一)稅務機關作出的征稅行為
1、征收稅款、加收滯納金。
2、扣繳義務人、受稅務機關委托征收的單位作出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行為及代征。
(二)稅務機關作出的責令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行為
(三)稅務機關作出的稅收保全措施
1、書面通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凍結納稅人存款。
2、扣押、查封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
(四)稅務機關未及時解除稅收保全措施,使納稅人等合法權益遭受損失的行為
(五)稅務機關作出的稅收強制執行措施
1、書面通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當事人存款中扣繳稅款。
2、拍賣或者變賣扣押、查封的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
(六)稅務機關作出的稅務行政處罰行為
1、罰款。
2、沒收財產。(具體有沒收財物和違法所得兩種情況)
3、停止出口退稅權。
4.、收繳發票和暫停供應發票。
5、責令限期改正。
(七)稅務機關不予依法辦理或答復的行為
1、不予審批減免稅或出口退稅。
2、不予抵扣稅款。
3、不予退還稅款。
4、不予頒發稅務登記證、發售發票。
5、不予開具完稅憑證和出具票據。
6、不予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7、不予核準延期申報;批準延期繳納稅款。
(八)稅務機關作出的取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行為
(九)稅務機關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出境行為
(十)稅務機關作出的其他稅務具體行政行為
根據此項內容,不管現行稅法有無規定,只要是稅務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今后納稅人均可以申請稅務行政復議,這也是行政復議法實施后,有關稅務行政復議的一個新的規定。
另外,《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還規定,納稅人可以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定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具體規定如下:納稅人可和其他稅務當事人認為稅務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一并向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1、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務院其他部門的規定。
2、其他各級稅務機關的規定。
3、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4、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但以上規定不含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規章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也就是說,部、委規章一級的規范性文件不可以提請審查。
行政復議的結果仍然存在較大爭議的話就可以走行政訴訟的途徑了,但是對稅務機關提起的訴訟肯定是屬于民告官,結合我國實際的政治結構體系可能困難會比較大一些,所以建議稅務行政處罰相對人可以找專業律師幫忙。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行政復議終局的案件有哪些?
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