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漏稅跟逃稅的區別具體是什么
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
按照新《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偽造(設立虛假的賬薄、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
二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四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
逃稅是指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稅款的行為。
這種行為有以下特征:納稅人必須有欠繳稅款的事實,即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沒有按時繳納稅款。同時,納稅人有轉移、隱匿財產的行為,并且這一行為產生了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稅款的后果。
這種行為與偷稅不同。偷稅是納稅人采取隱匿事實、偽造賬目,隱瞞應該繳納稅款的數額;逃稅是納稅人承認應納稅額,但采取轉移、隱匿財產的手段,隱瞞繳納稅款的能力。
納稅人無意識地漏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漏稅是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漏稅與偷稅有著性質上的區別,判定漏稅的關鍵是并非故意,因而在處理上也不同。稅法規定,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限期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一定的滯納金。1988年12月27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整頓稅收秩序加強稅收管理的決定》規定:對臨時經營者漏稅的,可以按照規定扣留其部分貨物,限期繳納;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市)以上稅務局長批準,可以將所扣留的貨物變價抵繳其應繳納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要從根本上杜絕漏稅現象,除了對漏稅者進行經濟上的懲罰外,最關鍵的是對漏稅者進行稅法知識和財務知識的教育,使得漏稅者懂得稅法,健全財務制度。
偷稅與漏稅的區別,在有關的法律上的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有關的當事人會忽視其中的差異,進而導致問題的處理存在不小的難度,但是無論偷稅還是漏稅有關的問題解決都是需要積極的踐行有關的法律條例,保障自己的權益在合理的區間。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無視立案處理繼續頂風搶建,這樣違建有什么結果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