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納稅人為了能多掙錢就投機取巧的偷稅漏稅。那么對于這些偷稅行為,偷稅罪是如何認定的呢?偷稅罪的認定界限又有那些?雖然我國的法律中對偷稅罪的認定作了一些規定,但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權益我們要了解更多的關于我國偷稅罪的認定的知識。下面就我國偷稅罪的認定需要區分的幾個界限做一個簡要的闡述。
在偷稅罪的認定標準問題上,我們需要注意區分幾個界限: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10%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兩次以上又偷稅的。這里“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是指接近上述數額標準且已達到該數額80%以上的。符合上述兩種情形之一的,就應當立案偵查。
2.正確區分偷稅與漏稅的界限。偷稅與漏稅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行為。前者是指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者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后者是指由于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過失而發生漏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者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收法規和財物制度或因工作粗心而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等。區別兩者的關鍵要看行為人是否有故意,偷稅是直接故意的行為,而漏稅則是過失行為,不構成犯罪,可由稅務機構依法補征所漏繳的稅款,并依法收取滯納金。
3.偷稅與挪用稅款的界限。有些納稅人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常將應繳納的稅款不上繳,隨意挪作他用,造成稅款無法按時繳納,這種挪款的行為與偷稅行為是有區別的,其主要區別在于主觀用意不同。如果挪用稅款是為欺騙、隱瞞應納項目和經營利潤,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則應以偷稅罪論處;如果由于資金緊張,暫時挪用稅款,待資金周轉后便及時繳納稅款的,不應作為犯罪.則應作為違反財經制度處理。
4.本罪與行賄罪的界限。如果納稅人僅僅向稅務人員行賄,并沒有采取欺騙、隱瞞的手段逃避納稅義務,則應按行賄罪處理;如果納稅人在行賄的同時,又采取了欺騙、隱瞞的手段來逃避納稅義務,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則應按行賄罪和偷稅罪實行數罪并罰。
以上就是我們的法律中關于偷稅罪的認定需要區分的幾個界限問題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當然在實踐中,更多關于偷稅罪的問題,如偷稅罪的犯罪構成等問題?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這方面的問題請具體聯系我們律霸,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問題,您好做專業的法律分析,幫助您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偷稅罪是什么啊?
偷稅罪的主體和主觀要件是什么?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與偷稅罪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