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征收法律法規有什么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六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和個人的房屋,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九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征收轉為國有土地后,該幅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行政征收的分類是怎樣的
1、因使用權而引起的征收。資源費,建設資金的征收可歸入此類。此類征收實際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償使用國家資源、資產的體現,是所有權人的收益權能在行政法上的實現方式。國家通過行政主體借助國家強制力量以征收的形式直接實現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從而保證國有資源、資產的合理、充分的利用。
2、因行政法上的義務而引起的征收。稅收征收、管理費的征收均可歸為此類。此類征收實質是國家憑借行政權力,強制無償地參與公民、經濟組織的收入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3、因違反行政法的規定而引起的征收。排污費、滯納金可歸入此類。
行政征收機關實施行政征收行為,實質上是履行國家賦予的征收權,這種權利具有強制他人服從的效力。因此,實施行政征收行為,不需要征得相對人的同意,甚至可以在違背相對人意志的情況下進行。征收的對象、數額及具體征收的程序,完全由行政機關依法確定,無須與相對人協商一致。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行政征收命令,否則,應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
房屋征收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房屋征收時,征收方需要提供哪些文件?
土地閑置費征收機關是哪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屬于專屬管轄嗎
2021-01-13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