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標準方式有哪些?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相對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為前提。只有行政相對方負有法定義務又拒不履行,行政機關為了保證行政管理活動正常進行,才能采取一定的強制手段強迫相對方履行義務。行政法上的義務既有法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義務,也有行政機關所作出的行政決定中所規定的義務,還有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裁定中確定的由行政相對方履行的義務。
2.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實施。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有兩類:一類是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的授權對行政相對方直接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另一類是由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由人民法院執行。
3.行政強制執行的對象范圍廣泛。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為,還可以是人。
4.實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
行政強制執行在法律上是比較常見的,我國行政法規中明確規定了行政強制執行的具體方式,行政機關可以依職權規定對公司的行政違規進行處罰,如果公民拒不執行或者履行個人義務的,那么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迫使對方履行。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學區房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2020-12-01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