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傳播網絡謠言入刑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新的法律將于11月1日實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網絡謠言”方面的新規(guī)定。新的規(guī)定包括:第一百二十條之六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增加一條,網絡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jiān)管部門責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增加一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知名法學專家、杭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徐宗新認為,新法明確了在網絡上傳播4類不實信息,造成嚴重后果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次刑九新法對網絡造謠、傳謠行為設立了法律高壓線,給網絡行為劃上了一道“硬杠”,使廣大網民對法律心存敬畏。
徐宗新說,在網絡上傳播信息有別于個人之間的談話或者在一般性公開場合發(fā)表的意見,網絡面對的是億萬網民,一旦出現謠言,起到的惡劣影響是無法估計的。“所以網友在發(fā)布一條信息前,一定要事先進行考證,即使在傳播前不知道信息的真?zhèn)危坏﹤鞑ズ笤斐蓢乐睾蠊菜闶情g接故意,也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浙江工業(yè)大學客座教授胡瑞江則認為,此條的適用也應防止刑法濫用的情況。“此條有個兜底條款,便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也就是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達到怎樣的情節(jié)屬于嚴重擾亂,怎樣的結果屬于造成嚴重結果,后續(xù)可能需要司法解釋予以進一步明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因征信不過算違約嗎
2020-11-21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強制執(zhí)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人身保險中故意免責的舉證責任
2021-03-12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土地出讓房子就可以轉戶嗎
2021-03-15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