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胎兒身體的,一般不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倘若行為人故意使用藥物或者其他器具傷害胎兒,旨在使該胎兒出生后成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或者造成缺乏四肢等嚴重殘疾,事實上也造成這種傷害的(以下簡稱胎兒傷害),應當如何處理由于故意傷害罪的對象是他“人”的身體,而胎兒不是人,傷害胎兒的行為不符合傷害“他人”的要件,故認定為故意傷害罪還存在障礙。然而,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認定為犯罪,也有悖于刑法保護法益的目的。因此,在國外刑法理論上呈現形形色色的學說。有罪說包括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將上述行為認定為對出生后的“人”的傷害。因為“胎兒何時成為人”屬行為對象的時期問題,而對其生命、身體的“侵害行為何時可能成立殺人罪、傷害罪”乃行為的時期問題,二者并非同一議題。第二種觀點認為,上述行為屬于對母體的傷害。無罪說認為,故意傷害罪的對象是“人”,將傷害胎兒的行為認定為傷害他人,屬于不利于行為人的類推解釋,有違反罪刑法定原則之嫌。張明楷教授認為,胎兒傷害導致的是出生后的“人”的傷害,嚴重侵犯了出生后的“人”的法益,具有處罰的必要性;但是,只有論證了“著手傷害時存在人”,才不致違反罪刑法定原則。要論證這一點,就必須從規范意義上理解和認定著手。著手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緊迫危險性的行為,當行為人實施胎兒傷害的自然行為時,由于該行為對“人”的傷害的危險并不緊迫,因而還只是一種預備行為;而當胎兒出生為“人”時,對“人”的傷害的危險便迫切,隨之導致了對“人”的傷害結果。即將傷害的身體動作時期與傷害的著手時期作分離的考察:行為人在實施胎兒傷害的行為時,由于傷害“人”的身體的危險還并不緊迫,尚不是傷害的著手;但胎兒出生為人時,便使先前的胎兒傷害行為現實化為對“人”的傷害行為,因而才存在傷害行為的著手;于是,行為人在著手時便存在作為傷害罪對象的“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