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許可中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行政機關在實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前,應當向社會發(fā)布聽證公告。除當事人之外,與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可能影響聽證公正性的參加人員應當自行提出回避,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也有權(quán)申請其回避。
行政許可聽證的回避制度
辦法規(guī)定,除聽證當事人之外的其他聽證參加人員,如聽證主持人、記錄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也有權(quán)申請其回避:是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審查人員及其近親屬的;與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代理人是近親屬的;與該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與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聽證公正性的。
二、行政許可的聽證程序規(guī)則
一是,行政機關應當于舉行聽證的7日前通知申請人和已知的利害關系人聽證的時間、地點,必要時予以公告。
二是,聽證應當公開舉行。
三是,行政機關應當指定審查該行政許可的工作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為聽證主持人;申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認為主持人與本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quán)申請回避。即聽證應遵循職能分離原則和回避制度。
四是,舉行聽證時,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供審查意見的證據(jù)、理由,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證據(jù),并進行申辯和質(zhì)證。
五是,聽證應當制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包括聽證參加人的基本情況、聽證的時間和地點、行政機關審查行政許可申請材料后的意見及證據(jù)與理由、申請人與利害關系人提出的證據(jù)與理由等。聽證筆錄應由參加人審閱并簽字。
三、行政許可聽證的條件
(1)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
(2)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
首先回避制度是保證一般決議案之中的聽證會上地進行聽證是屬于公平公正的,不會有任何其他因素所進行影響,其次也是為了保證該項計劃所實施的相關保密性,不會被及時的進行公布而導致一些其他情況的產(chǎn)生以此來保證計劃的實施性。
行政許可的特征是什么?
行政許可受理時間是多久?
行政許可申請書范本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調(diào)車不開空調(diào)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農(nóng)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5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quán)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quán)糾紛
2021-02-27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學生在學校發(fā)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事業(yè)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