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法中止執行的內容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處罰中止執行和終止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中止執行是指行政強制執行程序開始以后,由于出現導致強制執行程序無法進行下去的特殊情況,行政機關暫時停止強制執行程序,待該情況消除以后,繼續執行。終結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發生某種特殊情況,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繼續進行,從而結束執行程序。
中止執行不同于終結執行,前者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的暫時停止,但是仍有恢復和繼續執行的可能;后者則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徹底結束,并不再恢復強制執行程序。
1、原則上,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對上述原則規定的例外情形,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當場收繳罰款的條件和收繳辦法辦理。
對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處罰決定機關返還。
2、除經申請和批準當事人可以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的以外,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行政強制法律39條對于行政強制執行的中止有著明確的規定,有一些具體的情形之下不宜再次的進行相關的執行,比如說當事人沒有經濟能力履行相應的執行的義務,此時就要中止,等到有能力的時候再次執行。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專屬管轄
2021-01-08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