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職人員行政不作為怎么辦?
行政不作為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
對于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有:
1、向其上級行政機關,同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2、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及行政規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2、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綜上所述,公民到政府部門辦事,如果遇到公職人員不接待的情況,屬于行政不作為,這樣公民除了向信訪部門投訴外,還可以提請行政復議,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當事人對復議決定書的結論不服,還可以在拿到決定書后六個月內發起行政訴訟。
國土資源部對強征宅基地不作為被判違法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輸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什么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檢驗合格
2021-03-07法官對于不能在審限內結案的案件如何處理
2021-03-13公證法實施條例有哪些
2021-01-14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什么是保全
2021-03-03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