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對象未成年是在犯罪時確定的嗎
社區矯正對象未成年是在犯罪時確定的。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年滿十八周歲的,繼續按照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有關規定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八條?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年滿十八周歲的,繼續按照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有關規定執行。
審理未成年犯罪的原則
一、從寬處理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根據這一原則,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原則上不應判處法定最高刑,在具體量刑時一般應將未成年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低齡犯罪者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高齡犯罪者區別開來,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二、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的時候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如果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即使審判的時候已滿18周歲也應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之所以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種最嚴厲的刑罰,它關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滿18周歲的人由于未成年,還處在生理與心理發育過程中,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還比較弱,因此,尚未達到罪行極其嚴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適用死刑。
三、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就從法律上明確了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感化、挽救原則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確處理懲罰和教育的關系。要將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司法人員對未成人要堅持攻心為主,象父母對孩子、教師對學生一樣,針對其個人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認識到自已行為的危害性。
四、分案處理的原則
分案處理是指對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實行訴訟程序分離、分別關押、分別執行。
訴訟程序分離是指未成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牽連的案件,只要不妨礙訴訟,要分案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第40條明確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并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二十條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礙案件審理的,應當分開辦理?!?/p>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年滿十八周歲的,繼續按照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有關規定執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