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概念和特征
時效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持續存在一定時間后即發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仲裁時效是權利人通過申訴程序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保護其勞動權利的有效時限。在規定的期限內,根據權利人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勞動權益予以保護,對義務人應履行義務予以裁決強制履行。如果權利人不主張權利,在申訴時效屆滿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權利人的勞動權益不再加以保護,對義務人的義務,也不再裁決強制履行。
工傷賠償的仲裁時效即是指在已經確認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前提下,勞動者的事故傷害經確認為工傷,其在一定的時效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要求工傷賠償的仲裁請求的時效期間。
工傷賠償的仲裁時效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突出特征:第一,從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前提看,必須是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受到了工傷,從其受工傷后的某一時間點開始起算。第二,在仲裁時效超過后權利人所喪失的并非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權利,權利人仍有權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過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不再保護其權利;第三,工傷賠償仲裁時效具有強制性,法律關于仲裁時效的規定,屬于強制性規范,當事人不得協議排除對仲裁時效的適用,也不得協議變更仲裁時效的期間;第四,工傷賠償仲裁時效具有特殊性,即是指工傷賠償仲裁時效不同于其他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時效,其起算點有所不同。
二、目前我國對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有關規定
我國先后制定的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對仲裁時效期限的規定措辭有所不同。
1、1993年7月6日國務院頒布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第82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3、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由此可知,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經過了從六個月到六十天再到一年的演變過程,而仲裁時效的起算點,也經過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到“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再回到“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的演變過程。
何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多種情形均作出了規定,但遺憾的是,該司法解釋并沒有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工傷賠償的情形。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28號)第1條規定:“目前勞動行政部門對處理勞動者工傷申訴沒有時效的規定。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傷認定及可否享受工傷待遇發生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只要符合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應不加區別地將職工負傷之日確定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而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受理和處理”。
因此,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法律及司法解釋都沒有對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工傷賠償的仲裁時效起算點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