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人們如果認為國家機關部門在執行其任務時,侵犯了其合法利益的,人們是有權想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
是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處于任何情況都可以向法院對國家部門提起訴訟呢?其實是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提起訴訟的原告必須是中國公民或者是社會上其他一般組織,同時原告也是國家行政部門的被管理者,如果原告方是屬于行政主體的,均不能成為原告;
第二方面是:有被告方,被起訴的對象是國家機關部門;
第三方面是:原被告雙方確實存在在法律范圍內的利益關系的,雙方都要有承擔具體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及其影響;
第四方面是:原告人要以書面形式提供具體的訴訟內容、訴訟請求明細和事實的依據,注意起訴內容是關于原告認為國家機關部門在行使其職責的過程中,侵犯了其合法利益,也就是訴訟內容要是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圍之內的。
當債權人向法院提出起訴,并提供相關有效文件之后,人民法院會依據這些文件對事件進行審查,法院經審查后認為原告是符合條件可以進行正式起訴并批準之后,就會在7天內通知原告立案受理。
如果法院審查完認為原告不符合規定的條件的,就告知不予受理。法院立案后的3個月之內將會開庭審訊,這是第一審。案件受理的過程中,因為原被告雙方存在利害關系,所以法院會要求可能會影響該案件的相關人員回避,以免影響法院做出不公平的判決。
此外,因為我國各省、各地區的法律法規因地區發展狀況不一致等原因而存在差異,法院在處理案件是必須要依據相應的地方法律法規進行判決。如果是遇到特殊情況的,可以向高一級法院申請案件第一審時間延長。
法院對案件第一審結束之后,如果當事人不同意法院審判結果,是有權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的,但要注意的是必須在判決書上交到法院之日起的15天內提起,如果是對第一審裁決不服的,就要在10天內提起。一旦超過法定期限,上訴無效,法院將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接受當事人上訴后,將會進行二審,并且會在立案日起2個月時間內做出最后的審判。法院做出案件最終的審判之后,代表案件受理完畢,審判結果?即時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按照審判結果執行。如果當事人拒絕執行結果要求的,人民法院是有權可以采取相應措施的。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8法律不規定拆遷補償標準的具體數額原因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