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應如何把握?
《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另外,知道或應當知道還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知道自己被侵害了,二是還要知道自己是被誰侵害了。
訴訟時效期間還應當包括自查清侵害人之日起計算。例如,艾滋病潛伏期長達十年,十年后知道自己肯定是被侵害了,但也很難查清是被誰侵害了。因為每一次的進醫院,每一次注射打針、抽血化驗,甚至拔牙,都有可能被不潔醫療器械所感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這里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不能只僅僅理解為傷情的確診,還應理解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即還應包括侵害人的確定。但是也應注意,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及136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之規定可知,法律根據情況不同,規定了兩種訴訟時效期間,即1年、2年。醫療糾紛的種類較多,醫療糾紛訴訟中涉及的法律關系也較為復雜,因此權利人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選擇訴訟案由,即醫療侵權糾紛和合同違約糾紛。選擇的角度不同,則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時效也就不同。對于醫療侵權糾紛,則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而對于合同違約糾紛則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患者如與醫院發生糾紛后欲追究醫院侵權責任的訴訟,適用特殊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為1年;如把醫療糾紛作為一種醫療合同糾紛,則適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但在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大多以醫療侵權糾紛受理。因此作為患者及其家屬,在發生醫療糾紛后,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僅有利于證據的收集,也可避免因超過訴訟時效而使自己喪失勝訴的權利。
二、醫療糾紛的產生原因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
(一)醫療過失,是醫務人員在診斷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失誤。
(二)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
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于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并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于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
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后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并非所有的醫療糾紛是當時就可以表現出來的,有些醫療事故是因為當時可以明確是醫院用錯了藥或者所使用的醫療器械不經過消毒而使患者感染了病毒體的,并且該病毒當時就有表現出來的,這種情況下的訴訟時效就是一年,可很多的病毒都有潛伏期,病毒潛伏期長達三年,十年的這些情況就很復雜了。
醫療糾紛責任追究制度是怎樣的,醫療責任怎么處罰?
2020醫療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