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妨礙公務行政拘留幾天
妨礙公務情節較輕的,可以治安拘留,也就是行政拘留,最多十五天,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如果構成犯罪的話,就是刑事拘留,一般1-3天,可以也延長4天,如果屬于流竄作案、結伙作案、多次作案的可以延長30日,在刑事拘留上述期限屆滿后,公安機關可以提請檢察院批準逮捕,如果被逮捕的話就一直羈押到判決;如果檢察院認為證據不足,做出補充偵查不予批準逮捕的決定,也就是這個案子證據不足,不構成犯罪,就直接釋放,轉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如果檢察院認為屬于情節輕微,無逮捕必要的話,也是直接釋放,轉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但是此時訴訟程序還要進行,因此情節輕微不予批準逮捕是構成犯罪為前提的。
二、妨害公務罪
刑法第277條【妨害公務罪】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2010年9月13 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就妨害公務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如下:
1、構成妨害公務罪的,可以在3個月拘役至1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妨害公務的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3、煽動群眾阻礙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4、因執行公務行為不規范而導致妨害公務犯罪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三、什么是妨礙公務罪?
妨害公務罪,又稱“阻礙執行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中國刑法中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一種。
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侵害的對象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并且是正在依法執行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
(2)在客觀上表現為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所謂暴力通常表現為毆打、梱綁、禁閉等侵犯人身的強力行動;所謂“威脅”通常表現為以殺害、傷害、毀滅財產或毀滅名譽等形式實行精神強制。
(3)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國家工作人員正在依法執行公務而有意用暴力、威脅方法進行阻礙。
綜合上面所說的,妨礙公務是嚴重的擾亂社會正常的發展秩序,這是會受到處罰,因此,妨礙公務的處罰一般情況下較輕的情節行政拘留最多15天,其他具體的處罰標準就要看案件的情況是怎么樣的,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做判決。
妨礙公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妨害公務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妨害公務罪最高會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浮動抵押是什么?浮動抵押與常見抵押有什么不同
2020-12-08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