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記者采訪的構成犯罪嗎
關于記者的身份,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第二條中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新聞采編活動,須持有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新聞記者證。”第四條中又規定“新聞記者,是指新聞機構編制內或者經正式聘用,專職從事新聞采編崗位工作,并持有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第第十六條中又規定,“新聞采編人員從事新聞采訪工作必須持有新聞記者證,并應在新聞采訪中主動向采訪對象出示。”第十九條中又規定“新聞采訪活動是新聞記者的職務行為”。第三十七條中又規定,“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查處,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假借新聞機構、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
如果觸犯到刑法,在認定冒充記者的行為人是否構成詐騙罪時,有一個因素必須認真加以認定,即行為人是否有將他人的財物非法據為己有的主觀意圖。如果是以幫人辦事為名,取走錢物,未能辦成,又挪用錢物的且拖欠不還的,就應該仔細分析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仍打算歸還的,則不能以詐騙罪論處。
冒充記者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構成妨害公務罪。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機關、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冒充記者的行為人的行為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同樣可以構成本罪。其主要情況是冒充記者的行為人,以曝光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隱私為由,對其進行威脅的。而“隱私”是否真實,以及威脅是否產生了行為人預期的效果,都可以認定為構成妨害公務罪。當然,如果行為人冒充記者,只是以一般的爭吵、糾纏等方式,給執行職務或履行職責造成一定影響的,一般不以妨害公務罪論處。
冒充記者可能觸犯的罪名,往往與其行為目的有直接的關系。除上述兩個罪名外,冒充記者的行為還可能因行為的不同而構成強奸罪、重婚罪等。
對于假冒記者采訪的情況大多不屬于犯罪,但如果被識破的話,或是偷拍了一些不好的東西,這些東西也容易被刪光的。假冒記者采訪人是否會受到法律的處罰如果你不清楚要多問問律師,在律霸網有許多律師能給你提供免費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作廢怎么處理
2020-12-24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